
Dify
打開網站-
工具介紹:開源 Dify LLMOps 平台,讓生成式 AI 應用快速打造與營運;整合提示詞管理、RAG、工作流程,支援持續優化與整合。
-
收錄時間:2025-10-21
-
社群媒體&信箱:
工具資訊
什麼是 Dify AI
Dify AI 是一個開源的 LLMOps 平台,專為開發者與團隊打造,用於快速構建與運營生成式 AI 應用。它透過可視化的提示工程與流程編排,將提示、資料集、檢索增強生成(RAG)、工具與函數調用、智能體(Agents)、工作流等能力統一到同一介面與管線中,從原型到上線僅需數分鐘。Dify 支援多家主流 LLM 與向量引擎,提供模型抽象與路由、Prompt IDE、觀測與評估、版本管理與權限控管,並可建立基於任何 LLM 的 Assistants API 與類 GPTs 應用。除自部署外,亦提供雲端託管與 BaaS 能力,便於以 API/SDK 輕鬆嵌入既有系統並持續迭代優化,實現穩定的生成式 AI 產品化落地。
Dify AI 主要功能
- 可視化編排與工作流:以拖拉方式設計多步驟流程,組合提示、工具、檢索、條件與分支,快速搭建複雜 AI 任務。
- Prompt IDE 與版本化:集中管理系統提示、少樣本示例、參數與變數,支援版本切換、對照與回滾,降低提示漂移。
- RAG 引擎與資料集:內建資料集管理、文本切分與向量化,設定檢索策略與重排序,強化長文檔與知識庫問答品質。
- 智能體(Agents)與工具調用:支援函數/工具調用,把外部 API、資料庫或內部服務納入決策循環,處理更動態的任務。
- 多模型抽象與路由:接入多家 LLM 與嵌入模型,依成本、延遲或品質策略做模型切換與容錯。
- 觀測、評估與回饋:提供調用日誌、成本統計、用戶反饋與標註,支援 A/B 與離線評估,持續改進體驗。
- Assistants API 與類 GPTs 應用:將應用以 API 形式發布,或以可配置的「GPTs 風格」體驗分享與嵌入。
- 安全與治理:團隊協作、RBAC 權限、審計與環境隔離(開發/生產),符合企業級 LLMOps 管理需求。
- BaaS 與嵌入:提供會話、上下文、儲存與配額等後端能力,透過 API/SDK/Widget 快速整合到現有產品。
Dify AI 適用人群
Dify AI 適合希望以低門檻搭建生成式 AI 應用的工程師、產品經理、資料科學與數位化團隊;也適用於需要將 LLM 能力融入既有系統的 SaaS 產品方與企業 IT。典型場景包括企業知識庫問答、客服助理與內部 Copilot、內容生成與審校、文件解析與長文檔精讀、資料分析助理、工作流自動化與多工具協作的智能體應用。
Dify AI 使用步驟
- 註冊雲端帳戶或於本地/雲端完成自部署,建立工作空間與專案。
- 連接模型供應商與嵌入模型(填入 API Key),必要時配置向量儲存或資料來源。
- 新建應用(聊天/工作流/智能體),選擇合適的範本或自定流程。
- 編寫與測試系統提示,導入資料集,設定檢索策略、記憶與溫度等參數。
- 加入外部工具與插件,配置函數調用、Webhook、節流與錯誤處理。
- 在沙盒中測試,查看日誌與回饋,迭代提示與流程,必要時進行 A/B。
- 發布為 API(含 Assistants API)或嵌入元件,接入前端或既有系統。
- 持續觀測與評估,優化資料切分、RAG 檢索與模型路由,進行版本管理。
Dify AI 行業案例
電商以 RAG 構建商品知識助理,串接庫存與訂單 API,支援導購與售後;SaaS 產品將聊天助理嵌入儀表板,回答使用指南並處理設定操作;金融內部建立合規問答與政策搜索,管控權限與審計;製造業把維修手冊與工單系統接入,讓現場工程師快速定位步驟與零件;研究團隊以工作流批量摘要論文並輸出結構化筆記;營運與客服團隊則以 Assistants API 對接工單平台,實現半自動回覆與工單分類。
Dify AI 收費模式
Dify 提供開源自部署版本,可自由擴充與私有化;同時提供雲端託管方案,通常含免費額度或試用,付費多依使用量(如請求/Token、向量儲存、團隊席次)與所需治理能力而定。企業方案常見支援更完整的安全合規、SSO、SLA 與私有部署選項。實際價格與配額以官方方案為準。
Dify AI 優點和缺點
優點:
- 開源與可擴充,支援自部署與雲端,易於融入現有基礎設施。
- 可視化編排與 Prompt IDE 降低上手門檻,原型到生產一體化。
- 內建 RAG、智能體與多模型路由,覆蓋主流生成式 AI 場景。
- 完善的觀測、評估與回饋閉環,便於品質迭代與成本管控。
- Assistants API 與 BaaS 使整合更簡單,加速落地與規模化。
- 企業級治理(RBAC、審計、環境隔離)滿足團隊協作需求。
缺點:
- 依賴外部 LLM 供應商與 Token 成本,需額外做費用與延遲優化。
- 高複雜度工作流與智能體場景,仍需要工程投入與維運能力。
- RAG 效果仰賴資料清洗、切分與檢索調參,前期需要試驗與標註。
- 自部署需配置與監控資源;對超高併發與低延遲可能需額外架構。
- 部分進階功能可能僅在特定雲端或企業方案中提供。
Dify AI 熱門問題
問題 1: 是否支援自部署與私有化?
支援。Dify 為開源專案,可於本地或雲端以容器化方式部署,企業可結合內網資源與存儲實現數據不出域。
問題 2: 可以使用哪些大型語言模型(LLM)?
Dify 支援多家主流 LLM 與嵌入模型供應商,亦可透過通用協議接入自有或私有模型,並可在應用中靈活切換與路由。
問題 3: 與 LangChain/LlamaIndex 等框架的關係?
Dify 側重產品化的 LLMOps 與可視化運營,提供工作流、RAG、觀測與治理;也可與上述開源框架搭配,分別承擔底層組件與上層編排。
問題 4: 如何在 Dify 中實現高品質 RAG?
建立資料集後進行適當的文本切分與向量化,配置相似度檢索與重排序,並在工作流中插入檢索節點與答案重寫,搭配標註與 A/B 持續調優。
問題 5: 能否快速嵌入到現有網站或產品?
可以。可透過 HTTP API、Assistants API、Webhook 與前端 Widget/SDK 整合,並以環境變數管理金鑰與配置。
問題 6: 資安與合規如何保障?
Dify 提供團隊權限、審計日誌與環境隔離;若採自部署,可在企業網路內運行並搭配內部模型與儲存,合規依組織策略與供應商條款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