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mi AI
打開網站-
工具介紹:連接Gmail、行事曆、Notion,Omi AI記憶、提醒、代辦。支援寄信與更新日程,串聯100+應用,即時通知。
-
收錄時間:2025-10-28
-
社群媒體&信箱:
工具資訊
什麼是 Omi AI
Omi AI 是一款以個人效率為核心的智慧助理,透過持續聆聽與長期記憶,將日常對話與工作脈絡整理為可執行的任務與筆記,並主動協助完成後續動作。它可與多種生產力工具與社交服務串接,例如電子郵件、行事曆、知識庫與職涯社群平台,因而能代為撰寫與寄送郵件、在知識管理系統中建立或更新內容、同步行程與提醒,將零散的想法與口頭承諾轉化為具體行動。相較於傳統待辦清單或單點自動化服務,Omi AI 的價值在於結合「對話理解、記憶留存、跨應用操作」三者,讓使用者僅需以自然語言說明需求,即可跨工具推進流程。它同時提供即時通知與上下文建議,協助避免遺漏跟進、錯過會議或忽略重要細節;搭配可穿戴互動與行動裝置使用,無論通勤、會議或外出都能捕捉靈感、快速記錄與立即執行。對於需要管理大量溝通、會議與文件的知識工作者而言,Omi AI 旨在提升組織性與主動性,讓人更專注於決策與創造,而非重複性的工具切換與手動整理。
Omi AI 主要功能
- 對話式記憶:長期保留關鍵人物、偏好、決策與待辦,讓後續交流具備上下文。
- 智慧筆記:自動整理會議重點、待辦清單與後續行動,並可回填至知識庫或專案頁面。
- 應用整合與自動化:串接 Gmail、Google 日曆、Notion、LinkedIn、X 與 100+ 應用,代為寄信、更新頁面、建立任務與同步行程。
- 即時通知與提醒:在關鍵時點推送需要關注的事項,降低遺漏與延誤。
- 任務與跟進管理:將口頭或訊息中的承諾轉為可追蹤的代辦,並主動安排下一步。
- 日曆排程:協調可用時段、建立會議並自動加入必要資訊。
- 可穿戴互動:以語音或輕量操作快速記錄靈感,將想法即時轉化為行動。
- 自然語言指令:以對話方式下達需求,跨工具執行而不必反覆切換介面。
- 個人化偏好設定:自訂通知、記憶與自動化規則,使工作流程貼合個人習慣。
Omi AI 適用人群
Omi AI 適合需要在多應用間協作並處理大量溝通的知識工作者與團隊,例如創業者、產品與專案經理、業務與營運、行銷與公關、招募人資、內容創作者與研究人員。若你的日常包含頻繁的會議、跨時區協作、跟進郵件與文件更新,或常在行動情境中捕捉靈感與片段資訊,Omi AI 能藉由記憶與自動化將零散訊息組織起來,並主動推動下一步行動。對於偏好以自然語言操作、希望降低工具切換成本與手動整理時間的人而言,這類個人 AI 助理能有效提升專注度與整體產出。
Omi AI 使用步驟
- 建立帳號並安裝行動或桌面端應用;如使用可穿戴裝置,完成配對與麥克風權限設定。
- 連結 Gmail、Google 日曆、Notion、LinkedIn、X 等所需服務,依需求授權存取範圍。
- 設定個人偏好:通知頻率、筆記格式、記憶類別與任務命名規則。
- 建立常用的自動化範本(如會議後寄送摘要、建立 Notion 任務、排定跟進)。
- 在會議或交流時啟用聆聽,要求產出重點與待辦,並指定歸檔位置。
- 以自然語言指令請其代發郵件、更新 Notion 頁面或建立日曆事件。
- 透過即時通知審閱建議與草稿,確認後再執行跨應用操作。
- 定期檢視記憶庫與任務盤點,調整規則以讓自動化更貼合流程。
- 視需要調整權限與隱私邊界,僅保留必要的服務連結。
Omi AI 行業案例
銷售與業務開發:在初次通話後,Omi AI 將通話要點整理為跟進清單,自動於 Google 日曆排定下一次聯繫,並以 Gmail 產生個人化郵件草稿,同步將機會狀態更新到 Notion 的管道板。
產品與專案管理:每次需求評審或例會結束,系統即時輸出決策、阻礙與責任人;相關任務自動建立於 Notion,並把關鍵里程碑加入日曆,減少會後手動整理。
行銷與內容團隊:針對活動規劃會議,Omi AI 產出待辦與分工表,追蹤素材提交與審稿期限;必要時提醒在 LinkedIn 或 X 安排宣傳貼文的草稿與發佈時程。
人資與招聘:面談結束後自動整理候選人重點與評分,安排下一輪面試時段,並寄送確認信與注意事項,確保流程不遺漏。
Omi AI 優點與缺點
優點:
- 結合對話理解、記憶與跨應用操作,大幅降低工具切換成本。
- 即時通知與主動提醒,提升跟進率與時效性。
- 可直接在 Gmail、Google 日曆、Notion 等常用工具中落地執行。
- 以自然語言驅動的流程,學習成本相對低且貼近真實工作語境。
- 可穿戴互動便於行動情境下記錄與執行,縮短從想法到行動的距離。
缺點:
- 仰賴第三方服務授權與 API,整合穩定度受外部變動影響。
- 需投入初期設定與規則調校,才能達到最佳化的自動化效果。
- 長時間聆聽在嘈雜環境可能影響辨識與筆記品質。
- 若通知與提醒過多,可能造成訊息疲勞,需要精細化設定。
- 可穿戴使用情境下需考量電量、隱私與場合禮儀等因素。
Omi AI 熱門問題
-
問:一定要連結所有應用程式才能使用嗎?
答:不需要。你可以只連結必要的服務;連結越多,助理能執行的跨應用動作越完整,但建議僅授權與工作流程相關的項目。
-
問:如何讓 Omi AI 代為寄送郵件與安排行程?
答:在完成 Gmail 與 Google 日曆的授權後,以自然語言說明對象、主題與時間,先審閱草稿或建議,再確認發送或建立事件。
-
問:能否在會議中自動產出筆記與待辦?
答:可以。啟用聆聽或將會議資訊交給系統,Omi AI 會整理重點與行動項,並可同步到 Notion 或指定的專案頁面。
-
問:「記憶」對日常工作有何幫助?
答:系統會保留常用事實、偏好與承諾,於後續郵件、會議與任務中提供上下文建議,讓跟進更精準且不遺漏。
-
問:支援哪些外部服務與整合?
答:涵蓋 Gmail、Google 日曆、Notion、LinkedIn、X 等主流工具,並擴充至超過百款應用;可依個人需求選擇性連結。
-
問:資料與權限如何管理較為妥當?
答:建議在連線前檢視各服務的授權範圍、僅保留必要權限,並定期檢查已連結的應用與記錄偏好,以維持資訊安全與隱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