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yber Square
打開網站-
工具介紹:面向教師的K12程式、AI與機器人課程,涵蓋幼小中高並對齊課綱;雲端平台+R&D實作訓練與全球就業媒合,支持國際IT職涯發展
-
收錄時間:2025-11-01
-
社群媒體&信箱:
工具資訊
什麼是 Cyber Square AI
Cyber Square AI 是一套面向學校與培訓機構的教育科技平台,聚焦於程式設計、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領域的系統化教與學。它以雲端為核心,結合課綱設計、學習管理系統(LMS)、虛擬實驗室與專題導向教學,協助教師在校內有效推動 K–12 的數位素養與運算思維教育,同時讓學生透過實作專案與評量工具累積可量化的學習成果。平台提供從課程規劃、教材與題庫、課堂活動到學習歷程追蹤的一站式流程,教師可透過儀表板掌握班級學習進度與能力指標,並以資料驅動的方式調整教學節奏。對學生而言,Cyber Square AI 透過互動式練習、雲端開發環境與真實情境專題,降低入門門檻並連結跨領域應用;對學校管理者而言,平台提供標準化的課綱對齊、品質保證與規模化部署能力,能在不同年級、不同校區快速落地。更進一步,平台亦支援職涯導向的技能培育與產學接軌機制,透過實務專案與就業能力訓練,建立從校園到產業的學習銜接,打造以能力為本的教育解決方案。
Cyber Square AI 主要功能
- AI 與程式設計課綱:提供對齊 K–12 階段的分齡課綱,涵蓋運算思維、Python/JavaScript 基礎、資料分析、機器學習概念與機器人控制等主題,支援螺旋式進階。
- 學習管理系統(LMS):整合課程模組、教材、題庫、測驗與作業繳交流程,教師可批改、評分並生成學習報告。
- 雲端實驗室與開發環境:無需安裝軟體,即可在瀏覽器中進行程式撰寫、執行與除錯,支援專題版控與成果保存。
- 教師儀表板與學習分析:即時掌握班級與個別學生的學習進度、正確率與能力指標,協助差異化教學與補救教學。
- 專題導向與實作任務:提供跨學科專題與實務情境任務,強化解題能力、協作與簡報溝通能力。
- 機器人與硬體整合:支援常見教育型機器人與感測器套件,提供圖形化到文字式程式過渡教學。
- 教師培訓與教案資源:提供教學投影片、教案、評量規準與示範專案,降低備課成本並提升教學一致性。
- 評量與證書:以單元化測驗與能力導向評量生成學習歷程,完成特定路徑可取得結業或能力證明。
- 產學接軌與職涯發展:導入實務研發專案與就業技能訓練,協助學習者銜接國際 IT 職涯需求。
- 多校區與規模化部署:支援多校、多班級與角色權限,方便教育集團與公私校推廣。
Cyber Square AI 適用人群
適合需要在校內系統化推動程式教育、AI 與機器人課程的學校與教育集團;希望以數據驅動提升教學效率的資訊教師與跨科任教學團隊;推動課後或營隊課程的學習中心與安親/補教機構;希望透過實作專題與職涯技能提升就業競爭力的高中生與大專初學者;以及需要導入企業級培訓與實務專案的培訓機構或產學合作單位。
Cyber Square AI 使用步驟
- 建立學校或機構帳號,設定校區、班級與角色權限(管理者/教師/學生)。
- 選擇合適的年級與學期課綱,將課程模組加入班級教案。
- 匯入或建立學生名單,設定課程時間表與評量規準。
- 於教師端儀表板發布教材、練習與作業,開啟雲端實驗室環境。
- 學生登入後進行互動式學習與程式實作,提交作品與專題成果。
- 使用學習分析檢視正確率、完成度與能力指標,安排補救教學或進階任務。
- 整合機器人/感測器硬體活動,完成情境專題與跨學科應用。
- 期末彙整學習歷程與評量報告,發放結業或能力證明。
- 需要時導入實務研發專題與職涯技能工作坊,銜接產學合作與就業輔導。
Cyber Square AI 行業案例
中小學導入平台作為資訊課核心系統,教師以內建教案與題庫進行教學,學生在雲端實驗室完成 Python 資料分析與機器人控制專題;教育集團以多校區部署統一課綱與評量標準,管理者透過儀表板追蹤各校進度並優化師培;補教機構開設寒暑期 AI 與程式營隊,運用平台提供的專題模板,在短期內完成可展示的作品集;培訓單位導入實務研發任務與就業技能模組,協助學員累積專案經驗並提升面試與職場能力。
Cyber Square AI 收費模式
採用以方案為主的授權模式,會依課程模組、使用規模(如班級與學生數量)、所需支援(如師培、部署與客製化)而彈性報價。學校、培訓機構與個人學習可選擇不同級別的方案,並可透過顧問評估後取得正式報價與導入計畫。
Cyber Square AI 優點與缺點
優點:
- 課綱完整,涵蓋程式、AI 與機器人,支援 K–12 螺旋式進階。
- 雲端實驗室免安裝,利於快速落地與大規模部署。
- 教師儀表板與學習分析完善,便於差異化教學與品質保證。
- 專題導向設計強,能累積可展示作品與學習歷程。
- 提供師資培訓與教案資源,顯著降低備課成本。
- 支援產學接軌與職涯技能培育,延伸至就業能力養成。
缺點:
- 高度倚賴網路與裝置環境,對頻寬與設備管理有基本要求。
- 首次導入需進行師資培訓與課程對齊,短期內具備學習曲線。
- 若需配合在地課綱或語系客製,可能增加導入時間與成本。
- 硬體機器人型號差異可能影響教學一致性與維運。
Cyber Square AI 熱門問題
問:是否需要安裝專用軟體才能上課?
答:不需要,平台提供雲端實驗室與瀏覽器端開發環境,可直接撰寫與執行程式。
問:能否與既有校務或教學系統整合?
答:可透過身分與課程資料對接進行整合,常見做法是導入單一登入、名單匯入與成績匯出流程。
問:支援哪些機器人或感測器設備?
答:支援多種教育型機器人與常見感測器套件,課程可從圖形化編程銜接到文字式語言。
問:如何評量學生的 AI 與程式能力?
答:以單元化測驗、實作作業與專題展示結合的方式進行,並以儀表板提供能力指標與學習歷程。
問:是否提供教師培訓與教學資源?
答:提供師資工作坊、教案、投影片與題庫等資源,協助教師快速開課與維持教學品質。
問:學生完成課程後能取得證書嗎?
答:完成特定學習路徑與評量後,可獲得結業或能力證明,用於學習歷程與升學/求職展示。
問:對於大規模、多校區的導入有何建議?
答:建議先以試點班級驗證課綱與設備配置,建立師培機制與管理流程,再擴散至各校區以確保一致性與品質。



